苏轼赤壁赋原文_苏轼赤壁赋原文朗读  第1张

苏轼的《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杰作,它不仅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文辞著称,还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背景而备受推崇。这篇文章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文章开篇即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为引,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泛舟赤壁之下的景象。苏轼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江水的浩渺和月光的皎洁,为读者营造了一幅宁静而壮阔的自然画卷。在这片宁静之中,苏轼的思绪却如同江水般汹涌,他不禁想起了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以及那些在这场战役中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苏轼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引出了对人生无常和功名利禄的深刻思考。他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这种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不仅体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文章中,苏轼还通过对曹操、周瑜等历史人物的评述,展现了他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他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豪迈,描绘了曹操的雄才大略;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轻松,表现了周瑜的从容不迫。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让读者对这些历史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体现了苏轼对英雄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苏轼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再次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进一步思考。他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比喻,抒发了对人生渺小和宇宙浩瀚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赤壁赋》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深邃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评述,苏轼传达了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使这篇赋文成为跨越时空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