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全文原文_岳阳楼记全文原文翻译  第1张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一篇散文,全文共368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之作。这篇文章不仅是对岳阳楼的赞美,更是作者抒发个人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情怀的载体。全文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文章开篇,范仲淹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引出背景,说明滕子京被贬至巴陵郡,即今天的岳阳。接着,作者描述了滕子京到任后,对岳阳楼进行重修,并邀请范仲淹为楼作记。这一背景信息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也引出了文章的主题——岳阳楼。 在“楼观岳阳尽”一节中,范仲淹详细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他用“衔远山,吞长江”来形容岳阳楼的宏伟,用“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来描绘洞庭湖的辽阔。这些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岳阳楼之上,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岳阳楼的热爱。 “览物之情”一节,范仲淹表达了自己对岳阳楼的感慨。他提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表达了登上岳阳楼时的愉悦心情。同时,他也提到“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这一节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也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进退之思”一节中,范仲淹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他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名利的高尚情操。同时,他也提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达了自己无论身处何地,都心系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这一节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 最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节,范仲淹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他认为,作为国家的官员,应该先考虑国家的安危,然后再考虑个人的得失。这一理念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政治智慧,也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总的来说,岳阳楼记全文原文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范仲淹对岳阳楼的赞美、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情怀。这篇文章不仅是对岳阳楼的赞美,更是作者抒发个人情感和政治抱负的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