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望》古诗_杜甫《春望》古诗翻译  第1张

杜甫的《春望》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七言律诗,它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战乱频发的时期,诗人杜甫以其独特的视角,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诗的开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后国家的残破景象。这里的“国破”二字,直接点明了国家遭受的灾难,“山河在”则暗示了尽管国家遭受重创,但山河依旧,自然之美并未因战乱而消失。“城春草木深”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城市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草木的茂盛与城市的荒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生命力与战争的残酷并存。 接下来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通过对花鸟的描写,传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离别的哀伤。花朵本应是春天的象征,却因为感伤时局而“溅泪”,鸟儿本应是自由的象征,却因为惊恐而“惊心”。这里,杜甫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花鸟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得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诗的后半部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通过对战争的直接描写,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烽火连三月”形象地描绘了战火连绵不断的场景,而“家书抵万金”则反映了在战乱中,一封家书的珍贵和对家人的牵挂。这里的“抵万金”不仅指家书的物质价值,更是指它所承载的情感价值和对家人的思念。 最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以自己的形象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无奈和个人命运的悲哀。“白头搔更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忧虑而白发增多,甚至难以簪起的情景,而“浑欲不胜簪”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无力感。这里的“浑欲不胜簪”不仅是对诗人个人形象的描写,也是对那个时代人们普遍心态的反映。 总的来说,《春望》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艺术表现力强烈,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