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昨夜又东风全诗_小楼昨夜又东风全诗译文  第1张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句诗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被誉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李煜对故国的无限眷恋,也反映了他作为亡国之君的无奈与哀愁。 诗的开篇,李煜以“小楼昨夜又东风”起笔,描绘了一幅春夜的景象。东风,即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然而,对于李煜来说,这春风却带来了无尽的忧愁。他站在小楼上,感受着春风的吹拂,思绪却飘向了远方,飘向了那个他曾经统治过的国家。这里的“小楼”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缩影,承载着他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故国,指的是李煜曾经统治的南唐。在月光的照耀下,故国的一切似乎都变得清晰可见,却又遥不可及。这里的“不堪回首”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接受。月光,作为自然景象,在这里被赋予了情感色彩,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 诗的下半部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通过对故国宫殿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雕栏玉砌,形容宫殿的华丽与精致,朱颜改,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这里的“应犹在”和“只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表现了宫殿的永恒,另一方面则表现了人事的无常。 最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诗,以问句的形式,将诗人的愁绪推向了高潮。这里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将诗人的愁绪比作春水,既表现了愁绪的深重,也表现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春水向东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诗人对故国的无尽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故国的怀念,展现了李煜作为一位诗人的才华和情感深度。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命运,也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兴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