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古诗原文_乞巧古诗原文及翻译  第1张

乞巧节,又称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时期。这个节日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紧密相连,传说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牛郎和织女会在鹊桥相会。乞巧节不仅是爱情的象征,也是女性祈求巧手和智慧的日子。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许多诗人都留下了关于乞巧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 《乞巧》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诗中描绘了乞巧节的热闹场景,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文如下: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诗的开篇“七夕今宵看碧霄”,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乞巧节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诗人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深邃的夜空,让人不禁想象那璀璨的星辰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这样的描绘不仅营造了节日的氛围,也唤起了人们对神秘宇宙的好奇和敬畏。 “牵牛织女渡河桥”一句,则是将读者的思绪从广阔的宇宙拉回到具体的神话故事中。牵牛星和织女星是七夕节的象征,它们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爱情典范。诗人通过这一句,不仅讲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也表达了人们对忠贞不渝爱情的向往。 接下来的“家家乞巧望秋月”,诗人将视角转向人间,描绘了家家户户在乞巧节夜晚的热闹场景。人们仰望着秋月,希望得到织女的巧手和智慧。这里的“乞巧”不仅是对技艺的追求,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祈愿。 最后一句“穿尽红丝几万条”,则是对乞巧节习俗的具体描写。在古代,女子们会在乞巧节这天用红丝线穿针引线,以此来祈求巧手和好运。诗人通过这个细节,展现了乞巧节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以及人们对节日的重视和热爱。 总的来说,林杰的《乞巧》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乞巧节诗歌中的佳作。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也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追求,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