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最佳十个古诗_端午节最佳十个古诗词  第1张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五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一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古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描绘端午节的诗篇,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下是精选的十首端午节古诗,让我们一起领略古人笔下的端午风情。 节日风俗的描绘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如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中写道:“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描绘了端午节天气晴朗,杨花随风飘扬的景象,以及江边人们竞渡的热闹场面。又如宋代诗人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展现了端午节山村的宁静美好,以及人们包粽子、挂艾草的习俗。 对屈原的怀念 端午节与屈原的联系密不可分,许多诗作中都流露出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之情。如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表达了对屈原忠贞不屈精神的敬仰,以及对楚江无法洗清屈原冤屈的无奈。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端午日赐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则通过描绘端午节赐衣的情景,寄托了对屈原的哀思。 自然景观的赞美 端午节正值仲夏时节,自然界的景色也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如唐代诗人李隆基的《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描绘了端午节时日长夜短,人们享受着盐梅佐酒的惬意时光。宋代诗人苏轼的《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女子沐浴、佩戴香囊的风俗,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文化传承的思考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诗作中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端午日赐衣》:“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通过描绘端午节赐衣的仪式,反映了节日的庄重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则以小池的清新景象,隐喻了端午节清新脱俗的文化氛围。 这些古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浓厚氛围,也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通过阅读这些诗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感受古人对节日的热爱和对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