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 宋苏轼_题西林壁宋苏轼的古诗  第1张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均有很高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题西林壁》是苏轼的一首著名诗作,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 创作背景 《题西林壁》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他游览庐山时,被西林寺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在墙壁上题写了这首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苏轼对庐山的赞美,也蕴含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苏轼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庐山的热爱,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结构 《题西林壁》全诗共四句,每句七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通过对庐山不同角度的观察,展现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事物真相难以把握的无奈。 艺术特色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的山势变化,而“远近高低各不同”则表现了诗人对庐山的全方位观察。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庐山的壮美。 哲理内涵 《题西林壁》的哲理内涵是这首诗的核心。苏轼通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们往往因为身处其中而难以看清事物的真相。这种哲理不仅适用于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也适用于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苏轼的这种思想启示我们,要跳出局限,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认识世界。 影响与评价 《题西林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受到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评价。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成为人们思考人生哲理的典范。苏轼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影响了无数的读者,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