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拼音  第1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著名边塞诗,以其雄浑的气势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送别之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岑参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唐代边塞诗的典型风格。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诗的开篇“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绘了边塞的严寒景象。北风呼啸,白草被吹折,八月的胡天已经飘起了飞雪。这里的“北风”和“白草”形象地表现了边塞的荒凉和寒冷,而“八月即飞雪”则突出了边塞气候的极端。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为读者营造了一种苍凉而又壮美的氛围。 接着,诗人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比喻,将飞雪比作春风中的梨花,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里的“忽如”和“千树万树”强调了雪的突然和广泛,而“梨花开”则赋予了雪以花的柔美,使得边塞的雪景既有壮阔之美,又不失细腻之情。 诗中的“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进一步描绘了雪的细腻和寒冷。雪如同珍珠般散落,湿润了珠帘和罗幕,而即使是狐裘和锦衾也难以抵御这刺骨的寒冷。这里的“散入”和“湿”字,以及“不暖”和“薄”字,都传达了雪的冷冽和对温暖渴望的无奈。 在“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中,诗人转向描写边塞将士的生活。将军的角弓因寒冷而难以拉开,都护的铁衣也因寒冷而难以穿上。这里的“不得控”和“冷难着”不仅描绘了将士们在严寒中的困境,也反映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和“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两句,诗人以宏大的景象和热烈的场景作为结尾。瀚海的冰层和愁云的凝重,与中军的欢宴和胡琴琵琶羌笛的乐声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边塞的艰苦,也展现了将士们的乐观和豪迈。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将士们生活的同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岑参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边塞的壮美与细腻情感完美融合,使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