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青山隐隐水迢迢下一句_青山隐隐水迢迢下一句诗句是什么
“青山隐隐水迢迢”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全诗如下: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句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引人入胜,让人不禁想要探究其背后的故事和情感。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这句诗进行深入的剖析。
自然景观的描绘
“青山隐隐水迢迢”首先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水的自然景观。这里的“青山”指的是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而“隐隐”则形容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朦胧美。“水迢迢”则形容江水悠长,波光粼粼,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江南山水的秀丽,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季节变化的捕捉
这句诗中的“秋尽江南草未凋”则捕捉了季节变化的微妙之处。在北方,秋天意味着万物凋零,而在江南,秋天却依旧草木葱茏,生机勃勃。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也反映了诗人对江南秋天的赞美和留恋。
情感的抒发
“二十四桥明月夜”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二十四桥上,桥影婆娑,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不禁想起了远方的“玉人”,即他所思念的人。“何处教吹箫”则表达了诗人对玉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这句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刻表达。
文化意象的运用
“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玉人”和“吹箫”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见的意象。“玉人”通常指美丽而高贵的女子,而“吹箫”则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喜爱的一种乐器,常与高雅、清雅等意象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综上所述,“青山隐隐水迢迢”这句诗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也传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感受,对情感的真挚抒发,以及对文化意象的巧妙运用。这句诗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化情怀。
本文由 @admin 于 2025-01-12 发布在 ZBLOG,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ygong.com.cn/?id=2524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