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及原文_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及原文注释  第1张

苏轼,宋代文学巨匠,以其豪放的词风和深邃的散文闻名于世。在其众多的散文作品中,《记承天寺夜游》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意境,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更反映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文章的背景发生在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宁静的夜晚,他与友人张怀民一同游览承天寺。在这篇文章中,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承天寺的夜景,以及他与友人的闲谈,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原文翻译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写道:“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在翻译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苏轼正准备脱衣就寝,却被皎洁的月光吸引,于是他兴奋地起身,想要寻找一个可以共享这份月光的人。他想到了张怀民,便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也还未入睡,两人便一同在庭院中漫步。庭院中仿佛积满了清澈的水,水中的藻类和荇草交错生长,实际上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苏轼感慨道,每个夜晚都有月亮,每个地方都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这样悠闲的人罢了。 文章赏析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他用“庭下如积水空明”来形容月光下的庭院,形象地表达了月光的清澈和明亮。而“水中藻、荇交横”则是对竹柏影子的巧妙比喻,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 情感表达 在这篇文章中,苏轼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他与张怀民的夜游,不仅是对美景的欣赏,更是对友情的享受。在被贬的艰难时期,能有知己相伴,共赏月色,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哲学思考 苏轼在文章中提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哲学思考。这句话反映了他对人生的一种超然态度,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一颗欣赏自然、享受生活的心态。这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是苏轼散文中的一大特色。 总结 《记承天寺夜游》不仅是一篇描绘自然美景的散文,更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的文学作品。它展现了苏轼对自然、友情和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这篇文章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韵味,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