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古诗_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古诗屈原  第1张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过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历代文人墨客也纷纷以端午节为题材,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和古诗,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历史情感。 节日风俗的描绘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如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中写道:“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这句诗描绘了端午节当天晴朗的天气和江边杨花飘飞的景象,以及清晨鸟儿的啼鸣,营造出一种节日的热闹氛围。而宋代诗人陆游的《乙卯重五诗》中则提到:“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这里不仅提到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还描绘了人们头戴艾草装饰的情景,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历史情感的寄托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庆祝的节日,也是一个寄托哀思的日子。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悲剧命运,使得端午节带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屈原忠诚和牺牲精神的敬仰。 自然景观的赞美 端午节期间,自然界的景色也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宋代诗人黄庭坚在《端午日赐衣》中写道:“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这里描绘了端午节时穿着的细葛和香罗,以及它们在炎热夏日中带来的清凉感觉,体现了诗人对节日自然景观的赞美和享受。 文化传承的思考 端午节的诗句和古诗不仅是对节日风俗的记录,也是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如宋代诗人范成大在《重五》中写道:“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风雨的描写,引出了对屈原冤屈的讨论,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重视。 综上所述,端午节的诗句和古诗从多个角度展现了这个节日的丰富内涵,无论是风俗习惯的描绘、历史情感的寄托、自然景观的赞美,还是文化传承的思考,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感受端午节的机会。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不仅能够体会到节日的欢乐和热闹,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