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婵娟是谁的诗句_千里共婵娟是谁的诗句?  第1张

“千里共婵娟”这句诗,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这句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优美的词句,流传千古,成为人们表达对远方亲人思念之情的经典之作。苏轼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将中秋夜的月色、人间的欢聚与离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这句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抒发。 诗歌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深受后世喜爱。《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是苏轼在丙辰年(公元1076年)中秋夜所作,当时他正与弟弟苏辙分别,独自在密州任职,面对中秋圆月,不禁生发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诗句赏析 “千里共婵娟”这句诗,字面意思是指相隔千里的人们共同欣赏着美丽的月亮。这里的“婵娟”指的是月亮,用来形容月亮的圆润和美丽。这句诗通过“千里”和“共”两个词,表达了即使亲人相隔遥远,但都能在同一片月光下,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和思念。这种跨越空间的情感联系,使得这句诗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情感表达 苏轼在这句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月亮这一自然元素,来表达人的情感。月亮自古以来就是团圆和思念的象征,苏轼通过“千里共婵娟”这一形象的比喻,将人们对于团圆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句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间情感的深刻抒发,它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文化影响 “千里共婵娟”这句诗,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文化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被广泛引用于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之中,成为表达思念和团圆的经典意象。在现代社会,这句诗也被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虽然相隔遥远,但心心相印的情感联系,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于亲情和友情的重视。 总之,“千里共婵娟”这句诗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时空,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经典。它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也传递了中华文化中对于亲情和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