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_《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第1张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杭州西湖春景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西湖春天的美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诗的开篇,白居易以“孤山寺北贾亭西”为起点,引领读者进入西湖的春日世界。孤山寺和贾亭是西湖边的著名景点,诗人以此作为背景,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接着,诗人用“水面初平云脚低”来描述湖面与天空的和谐景象,云脚低垂,仿佛触手可及,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在“几处早莺争暖树”中,诗人描绘了春天的生机。早莺在温暖的阳光下争抢着栖息的树木,这种生动的场景不仅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而“谁家新燕啄春泥”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忙碌与和谐,新燕啄泥筑巢,预示着新生命的诞生和家庭的温暖。 “乱花渐欲迷人眼”中,诗人用“乱花”来形容春天的繁花似锦,这些花朵竞相开放,色彩斑斓,让人眼花缭乱。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丰富多彩,也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描绘了春草的嫩绿和生机,马蹄踏过,草色更显得清新可爱。 在“最爱湖东行不足”中,诗人表达了对西湖东岸美景的无限喜爱。这里的“行不足”不仅指行走的距离,更暗示了诗人对美景的流连忘返。而“绿杨阴里白沙堤”则具体描绘了白沙堤的景色,绿杨成荫,白沙堤在其中若隐若现,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最后,“水面初平云脚低”再次出现,与开篇呼应,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美感。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湖面的平静和云脚的低垂,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眷恋和对春天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春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白居易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春日世界,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