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的古诗10首_八月十五的古诗10首三年级  第1张

八月十五,即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丰收。在这一天,人们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享受着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光。历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关于中秋的诗篇,这些古诗不仅展现了古人对中秋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以下是十首关于八月十五的古诗,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人的中秋世界。 月圆之夜的诗意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描绘了中秋之夜,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能共赏一轮明月的景象。诗中的“天涯共此时”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团圆时刻的无限向往。 中秋的民俗风情 宋代诗人苏轼在《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诗不仅反映了中秋夜饮酒赏月的习俗,也透露出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哲思。苏轼通过提问明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团圆的渴望 唐代诗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写道:“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团聚的渴望。诗中的“秋思”二字,更是将中秋的思念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丰收的喜悦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诗人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名句。诗中不仅描绘了中秋时节稻谷飘香的丰收景象,也通过蛙声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之美。 月宫的神秘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嫦娥》中的名句。诗中通过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表达了对月宫神秘之美的想象,同时也隐含了对人间情感的深刻反思。 赏月的闲适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月下独酌》中的名句。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独自饮酒的闲适情景,通过“对影成三人”的巧妙构思,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孤独之美。 桂花的香气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在《灵隐寺》中的名句。诗中通过对桂花香气的描写,传达了中秋时节的清新与高洁,同时也隐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月饼的甜蜜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这是宋代诗人苏轼在《月饼》中的名句。诗中通过对月饼的描写,传达了中秋时节的甜蜜与温馨,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食物的精致追求。 团圆的温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宋代诗人苏轼在《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的名句。诗中通过对团圆的渴望,传达了中秋时节的温馨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幸福的向往。 月夜的宁静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鸟鸣涧》中的名句。诗中通过对月夜宁静的描写,传达了中秋夜的静谧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