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翻译  第1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边塞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诗中不仅描绘了壮丽的北国风光,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厚谊。 诗歌开篇便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绘了边塞的严寒景象。这里的“北风”和“白草”形象地勾勒出了北方冬日的苍凉与辽阔,而“胡天八月即飞雪”则突显了边塞气候的极端与变幻无常。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为读者营造了一种苍茫而壮阔的氛围,引人入胜。 接着,诗人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巧妙地将边塞的飞雪比作春日的梨花,这种比喻不仅生动形象,更增添了一份诗意的美感。在这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边塞的雪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银装素裹的世界之中。 诗中的“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进一步描绘了雪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里的“珠帘”和“罗幕”暗示了室内的温暖与舒适,而“狐裘不暖”和“锦衾薄”则反映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寒冷依旧难以抵挡。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不易。 在“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中,诗人转向描写边塞将士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角弓”和“铁衣”都是战士的装备,而“不得控”和“冷难着”则描绘了战士们在严寒中的困境。诗人通过对战士们的描写,传达了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与敬意。 最后,诗人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作为结尾,再次强调了边塞的严寒与辽阔。这里的“瀚海”和“百丈冰”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广袤与寒冷,而“愁云惨淡”和“万里凝”则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更通过对人物情感的刻画,传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唐代边塞诗中的佳作,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