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诗句_端午节诗句经典古诗  第1张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过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历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诗句,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场景,也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节日氛围的描绘 端午节的诗句中,常常能够感受到节日的浓厚氛围。如唐代诗人张建封的“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通过赠送艾草这一习俗,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又如宋代诗人陆游的“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则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时山村的美景和粽子的制作,让人仿佛置身于节日之中。 屈原精神的颂扬 端午节诗句中,对屈原精神的颂扬也是一个重要主题。如唐代诗人文秀的“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表达了对屈原不屈不挠精神的敬仰和对楚江无法洗清屈原冤屈的讽刺。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则通过赛龙舟这一活动,表达了对屈原忠魂的哀悼和对《离骚》这一伟大诗作的赞美。 自然景观的赞美 端午节诗句中,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常见的。如唐代诗人李隆基的“五月五日午,天中节。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更结同心结。”通过对节日中人们佩戴五彩丝线的描写,展现了端午节时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欢乐心情。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则通过对杨花和啼莺的描绘,传达了端午节时的清新自然和人们的愉悦心情。 节日习俗的传承 端午节诗句中,对节日习俗的传承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题。如唐代诗人杜甫的“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通过对粽子和艾草的描写,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人们对节日的重视。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则通过对端午节祭祀活动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综上所述,端午节的诗句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节日的认识,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屈原精神和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端午节的热爱和对屈原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节日习俗的传承。这些诗句成为了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能够感受到端午节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