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端午节的古诗_有关端午节的古诗词  第1张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主题。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屈原的敬仰、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节日习俗的描绘。这些古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端午节的重视,也让我们对这一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 节日起源与纪念 端午节的起源有着多种说法,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在楚国灭亡后,悲愤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举行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活动。在古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如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也反映了端午节与屈原之间的紧密联系。 自然景观与节日氛围 端午节正值仲夏时节,自然景观与节日氛围相得益彰。古人在诗中描绘了端午节时的自然景色,如宋代诗人陆游在《乙卯重五诗》中写道:“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端午节时山村的美景,也传达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此外,端午节时的龙舟竞渡也是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如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中描述了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展现了端午节的热闹与激情。 节日习俗与文化传承 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如挂艾草、佩香囊、吃粽子等,这些习俗在古诗中也有所体现。唐代诗人李商隐在《端午日》中写道:“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这句诗描绘了端午节时人们沐浴兰汤的习俗,反映了古人对清洁和健康的重视。同时,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在古诗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如宋代诗人苏轼的《浣溪沙·端午》中提到:“粽叶香飘十里,艾旗招展万家。”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粽子的香气,也传达了端午节时家家户户的热闹场景。 综上所述,端午节的古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屈原的敬仰、对自然的赞美,也让我们对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些古诗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端午节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