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水调歌头》全文_水调歌头全文拼音
《水调歌头》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著名词作,以其豪放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被誉为词中之冠。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全文如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牌与韵律之美
《水调歌头》是一首典型的宋词,采用的词牌名为“水调歌头”,这个调子以其宽广的音域和变化丰富的韵律而著称。苏轼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平仄相间的韵律,使得整首词读起来既有节奏感,又充满了音乐美。词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句,通过重复的问答形式,增强了词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情感与哲思的交融
苏轼在这首词中,将个人的情感与对宇宙人生的哲思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月亮的描绘,他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宇宙浩瀚的感慨。词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等句,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也透露出对高处不胜寒的忧虑,体现了一种超脱而又现实的复杂情感。
意境与想象的拓展
《水调歌头》中的意境深远,苏轼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引发读者对宇宙、人生的无限想象。词中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等句,不仅描绘了月下起舞的美妙画面,也让人联想到人间的美好与诗意。这种意境的拓展,使得读者在欣赏词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哲思。
人生哲理的探讨
苏轼在这首词中,通过对月亮的阴晴圆缺的描写,引申出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刻理解。词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种哲理的探讨,使得《水调歌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篇充满智慧的人生指南。
综上所述,《水调歌头》以其独特的词牌韵律、深刻的情感哲思、丰富的意境想象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研究。
本文由 @admin 于 2025-01-04 发布在 ZBLOG,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ygong.com.cn/?id=512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