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大林寺桃花古诗_大林寺桃花古诗拼音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林寺所见的桃花,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全文如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背景,也传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惋惜。四月,对于人间来说,春天的繁华已经落幕,花朵凋谢,绿叶茂盛,而诗人却在大林寺意外地发现了盛开的桃花,这种对比和转折,让人不禁对大林寺的桃花产生好奇。
“山寺桃花始盛开”则描绘了大林寺桃花的独特景象。在山寺之中,桃花似乎不受人间季节的影响,依然盛开,这种超脱世俗的自然之美,让人心生向往。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长恨春归无觅处”反映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深深遗憾。春天的离去,如同生命的流逝,让人无法挽留。然而,当诗人在大林寺意外地发现桃花盛开时,这种遗憾被惊喜所取代。
“不知转入此中来”则是诗人对这一发现的感慨。他未曾想到,春天的踪迹竟然隐藏在大林寺的桃花之中。这里的“转入”不仅指春天的转移,也象征着诗人心境的转变,从失落到惊喜,从遗憾到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大林寺桃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命流转的深刻理解。桃花的盛开,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是生命力的象征,它在诗人心中激起了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对生命不息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本文由 @admin 于 2025-01-04 发布在 ZBLOG,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ygong.com.cn/?id=513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