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七律 长征_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主席在1935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豪迈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革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不仅记录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红军在长征途中,面对重重困难和敌人的围追堵截,依然坚定信念,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诗歌的开篇即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为引子,展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的决心和勇气。这句诗不仅概括了长征的艰难,也表达了红军将士们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信念。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毛泽东用“万水千山只等闲”进一步描绘了长征途中的自然障碍,如高山大河,但红军将士们却视这些困难为平常事,表现出了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
诗中的“五岭逶迤腾细浪”和“乌蒙磅礴走泥丸”两句,具体描绘了长征途中的地理环境。五岭指的是南方的五座山脉,而乌蒙则是云南的一座大山。这两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将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形象化,同时也表现了红军将士们在面对这些自然障碍时的从容不迫。
“金沙水拍云崖暖”和“大渡桥横铁索寒”则分别描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两个重要战役——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金沙江的激流和大渡河上的铁索桥,都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难关,但红军将士们凭借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渡过了这些难关,展现了红军的英勇和智慧。
最后,“更喜岷山千里雪”和“三军过后尽开颜”两句,表达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后的喜悦心情。岷山的千里雪象征着长征的艰难,而三军过后尽开颜则描绘了红军将士们在长征胜利后的喜悦和自豪。
整首诗通过对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红军将士们的英勇斗争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这首诗不仅是对长征历史的记录,也是对红军精神的赞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本文由 @admin 于 2025-01-04 发布在 ZBLOG,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ygong.com.cn/?id=514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