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的诗句_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古诗  第1张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端午节被赋予了多种情感和意象,他们用诗句来描绘节日的风俗、情感以及对屈原的怀念。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节日风俗的描绘 端午节的风俗多样,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赛龙舟和吃粽子。在古代诗人的笔下,这些风俗被赋予了生动的形象。如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中写道:“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鼓声激昂,红旗招展,两条龙舟如同蛟龙出水,竞相追逐。而宋代诗人陆游的《乙卯重五诗》中则提到:“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这里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自然风光,还提到了吃粽子和戴艾草的习俗,展现了节日的温馨与和谐。 屈原的怀念 端午节与屈原的传说紧密相连,许多诗句中都流露出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之情。如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这句诗直接点明了端午节与屈原的关系,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怀念。而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端午日赐衣》中则写道:“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这里通过描绘端午节的服饰,间接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自然景观的赞美 端午节正值仲夏时节,自然界的景色也成为诗人笔下的重要题材。如宋代诗人杨无咎的《端午前一日插秧》中写道:“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前后乡村的繁忙景象,绿意盎然的山原和白茫茫的水田,以及忙碌的农事活动,展现了端午节与农耕文化的紧密联系。 节日情感的抒发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人们情感交流的载体。如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端午日》中写道:“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节日的感慨。而唐代诗人杜甫的《端午日赐衣》中则写道:“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这里通过描绘端午节的服饰,抒发了诗人对节日的感慨和对恩宠的感激之情。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端午节的热闹与温馨,还能够体会到古人对屈原的怀念、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节日情感的抒发。这些诗句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让我们对端午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