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古诗4句诗_端午节古诗4句诗三年级简单  第1张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古代,许多文人墨客也会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对屈原的敬仰和对节日的庆祝。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四句端午节古诗,不仅展现了古人对屈原的怀念,也反映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情感表达 这四句诗的第一句“龙舟竞渡日,粽叶飘香时”,通过龙舟竞渡和粽叶飘香两个意象,传达了端午节的热闹气氛和节日特色。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人们通过划龙舟来纪念屈原,而粽叶飘香则让人联想到家家户户包粽子的情景。这句诗通过对比和联想,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节日的热闹之中,感受到古人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风俗描绘 第二句“艾草挂门前,驱邪保平安”,描绘了端午节挂艾草的风俗。艾草是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植物,古人认为它可以驱邪避瘟,因此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挂上艾草,以求家人平安健康。这句诗通过对艾草的描绘,展现了端午节的民俗特色,也反映了古人对健康和平安的重视。 自然景观 第三句“江水泛清波,日暖风轻送”,描绘了端午节时的自然景观。江水泛清波,形象地描绘了端午节时江水清澈、波光粼粼的景象;日暖风轻送,则传达了端午节时温暖和煦的天气。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端午节时的宜人气候和美丽景色,也暗示了屈原投江自尽的悲剧。 历史纪念 最后一句“屈原魂归处,千古留芳名”,是对屈原的纪念和颂扬。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因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他投江的日子定为端午节。这句诗通过对屈原的颂扬,表达了古人对屈原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端午节的历史渊源。 综上所述,这四句端午节古诗通过对情感表达、风俗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纪念的描绘,展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对屈原的怀念和对端午节的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