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_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注释  第1张

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以其雄浑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壮美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边塞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边疆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全文如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我独自驾车前往边疆,经过了遥远的居延国。 像被风吹起的蓬草一样,我离开了汉朝的边界,像归巢的雁群一样,我进入了胡人的领空。 在广阔的沙漠中,一缕孤烟直冲云霄,长河之上,落日显得格外圆润。 在萧关,我遇到了巡逻的骑兵,他们告诉我,都护大人正在燕然山。 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王维以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边塞的壮丽图景。诗中的“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描绘了诗人独自驾车前往边疆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边疆的关切和对国家的忠诚。“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则通过征蓬和归雁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自然景观的描绘: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这首诗中的名句,它生动地描绘了边塞的自然景观。大漠中的孤烟象征着边塞的孤独与苍凉,而长河上的落日则给人以壮美和宁静的感觉。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边塞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 历史背景的融入: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两句诗则融入了历史背景,萧关是古代的边关要塞,而燕然则是古代北方的一座山,这里代指边疆。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 总的来说,《使至塞上》这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和对历史背景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疆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意境深远,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