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陈与义拼音_登岳阳楼陈与义拼音版  第1张

登岳阳楼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岳阳楼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全文的拼音为:Dēng Yuè yáng lóu,全文如下: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诗中的意境与情感 陈与义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通过对洞庭湖和岳阳楼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的“洞庭之东江水西”描绘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而“帘旌不动夕阳迟”则通过静态的景象,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夕阳的迟暮,象征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岁月的流逝。 历史背景与个人经历 “登临吴蜀横分地”一句,不仅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吴蜀横分地,指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和蜀国的分界线,诗人在这里登高望远,不禁联想到历史的兴衰更迭。而“徙倚湖山欲暮时”则表达了诗人在湖光山色中徘徊,感受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国家命运与个人感慨 “万里来游还望远”和“三年多难更凭危”两句,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经历的感慨。诗人在万里之外的旅途中,仍然心系国家,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忧虑。而“三年多难”则指的是诗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这些经历使得诗人对生命和国家的命运有了更深的感悟。 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最后,“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两句,将自然景观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诗人以白发苍苍的形象,面对着风霜,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而“老木沧波”则象征着诗人对生命衰老和国家命运的忧虑,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也更加深刻。 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拼音、意境、历史背景、国家命运和个人感慨以及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交融等方面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魅力。